6
26
2011
3

使用 LD_PRELOAD 进行文件读写重定向

缘起

换Arch后,我把首选字体改成了这样:

  <match target="pattern">
    <test qual="any" name="family">
      <string>monospace</string>
    </test>
    <edit name="family" mode="prepend" binding="strong">
      <string>DejaVu Sans Mono</string>
      <string>文泉驿等宽正黑</string>
    </edit>
  </match>
  <match target="pattern">
    <test qual="any" name="family">
      <string>serif</string>
    </test>
    <edit name="family" mode="prepend" binding="strong">
      <string>DejaVu Serif</string>
      <string>文泉驿正黑</string>
    </edit>
  </match>
  <match target="pattern">
    <test qual="any" name="family">
      <string>sans-serif</string>
    </test>
    <edit name="family" mode="prepend" binding="strong">
      <string>DejaVu Sans</string>
      <string>文泉驿正黑</string>
    </edit>
  </match>

也就是说,DejaVu 的字体优先于文泉驿的,因为我觉得 DejaVu 的英文字体比文泉驿的好看。这一般没什么问题,除了某些PDF文件,不知道怎么搞的,不嵌入字体也就算了,字体名也奇奇怪怪弄得 evince 不认识。因为太奇怪,并且 evince 显示得更奇怪,我也不好像 KaiTi_GB2312→KaiTi 这样做字体替换了(其实应该用别名的,但当时不会)。想到一个很简单的办法是,让中文字体拥有更高的优先级。实践证明这样做有效。但是,我不希望为了几个乱码的PDF而更改我的全局字体配置。于是,基于 LD_PRELOAD 的解决方案出来了。

LD_PRELOAD 是什么?

LD_PRELOAD 是 Linux 动态链接器认识的一个环境变量(不知道其他系统是否支持)。我看的资料是这个Fun with LD_PRELOAD。原理很简单,使用自己的函数覆盖掉其它动态链接库的。因为 libc 对系统调用都有一个 wrapper,所以正常的程序都会“被骗”的。proxychains 这个让其它程序使用 socks/https 代理的程序的原理就是这个。

我的 hack

我想对指定程序(evince)重定向~/.fonts.conf的读取,所以准备覆盖open这个系统调用。按照从那个PDF的链接中找到的源码的方式,写出了最初的代码。结果用cat测试就失败了——原来还有个 manpage 没说的open64。继续测试,又发现对vi写文件时不起作用。于是加上了第三个要覆盖的函数creat

程序写好后,觉得光重定向一个文件的读写不好玩,稍稍扩展一下,支持配置就强大了。本来想学那个PDF提到的netjail一样用环境变量的。但又觉得不好设计,而且 C 语言真的写起来太麻烦了。于是想到了用 Lua 来配置。后来还想到用 Python 的,但很可惜,段错误了。

#include<stdarg.h>
#include<dlfcn.h>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include<limits.h>
#include<unistd.h>

#include<lua.h>
#include<lualib.h>
#include<lauxlib.h>

static int lib_initialized = 0;
static int (*orig_open)(const char*, int, mode_t) = 0;
static int (*orig_open64)(const char*, int, mode_t) = 0;
static int (*orig_creat)(const char*, mode_t) = 0;
static lua_State *L = NULL;
void lib_init();

void die(char *fmt, ...) {
  va_list args;
  va_start(args, fmt);
  vfprintf(stderr, fmt, args);
  va_end(args);
  fprintf(stderr, "\n");
  fflush(stderr);
  exit(-1);
}

static char* redirect(const char* file){
  int ret;
  const char *new;
  lua_getglobal(L, "redirect");
  lua_pushstring(L, file);
  ret = lua_pcall(L, 1, 1, 0);
  if(ret){
    fprintf(stderr, "取得重定向文件路径时出错了: %s\n", lua_tostring(L, -1));
    lua_pop(L, 1); /* 错误信息 */
    return (char*)file;
  }else{
    new = lua_tostring(L, -1);
    lua_pop(L, 1); /* 返回值 */
  }
  return (char*)new;
}

int open(const char* file, int flags, mode_t mode) {
  lib_init();
  file = redirect(file);
  return orig_open(file, flags, mode);
}

int open64(const char* file, int flags, mode_t mode) {
  lib_init();
  file = redirect(file);
  return orig_open64(file, flags, mode);
}

int creat(const char* file, mode_t mode) {
  lib_init();
  file = redirect(file);
  return orig_creat(file, mode);
}

void lib_init() {
  void *libhdl;
  char *dlerr;

  if (lib_initialized) return;

  if (!(libhdl=dlopen("libc.so.6", RTLD_LAZY)))
    die("Failed to patch library calls: %s", dlerror());

  orig_open = dlsym(libhdl, "open");
  if ((dlerr=dlerror()) != NULL)
    die("Failed to patch open() library call: %s", dlerr);

  orig_open64 = dlsym(libhdl, "open64");
  if ((dlerr=dlerror()) != NULL)
    die("Failed to patch open64() library call: %s", dlerr);

  orig_creat = dlsym(libhdl, "creat");
  if ((dlerr=dlerror()) != NULL)
    die("Failed to patch creat() library call: %s", dlerr);

  int ret;
  L = luaL_newstate();
  luaL_openlibs(L);
  char config[PATH_MAX];
  strcpy(config, getenv("HOME"));
  strcat(config, "/.openredir.lua");
  ret = luaL_dofile(L, config);
  if(ret){
    die("Error run ~/.openredir.lua");
  }
  lua_getglobal(L, "redirect");
  if(!lua_isfunction(L,-1)){
    die("Error run 'redirect' function in openredir.lua");
  }
  lua_pop(L, 1);

  lib_initialized = 1;
}

Makefile 如下:

CC=gcc
CFLAGS=-g -Wall -I/usr/include/lua5.1
LDFLAGS=-ldl -llua

.PHONY: all clean

all: openredir.so

openredir.so: openredir.o
    gcc -shared $< -o $@ $(LDFLAGS)

clean:
    -rm *.o

下面这个是配置文件,要放到~/.openredir.lua才行。

redirect = function(path)
  -- TODO use absolute and normalized path
  io.stderr:write('打开文件 ' .. path .. '\n')
  if path == '/' then
    return '/etc/issue.tty1'
  elseif path == '/home/lilydjwg/.fonts.conf' then
    return '/home/lilydjwg/tmpfs/fonts.conf'
  else
    return path
  end
end

示例:

>>> LD_PRELOAD=./openredir.so cat /
打开文件 /
Arch Linux \r  (\n) (\l)

不过使用时在LD_PRELOAD中最好使用绝对路径,因为某些程序会chdir()到其它地方去的。

最后吐槽下,Lua 里把路径转成 normalize 过的绝对路径都没有现成的函数,囧。。。


2014年11月23日更新:openredir 已经放在 GitHub 上了。

Category: Linux | Tags: C代码 fontconfig linux Lua
6
21
2011
3

Arch 休眠设置

之前因为更改分区把Ubuntu的休眠给弄坏了,现在来到Arch下近一个月了,才发现原来Arch的休眠也有问题——休眠成功了,但是再启动直接重新开始了。内核参数resume=/dev/disk/by-label/swap也加了。Google 一下,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个也要配置!

很简单,在/etc/mkinitcpio.confHOOKS数组里加上resume,然后重新生成 initramfs 即可:

sudo mkinitcpio -p kernel26

有点郁闷,竟然默认不支持,安装系统或者 pm-utils 时也没提示什么的。我之前还以为是内核的resume参数不支持通过磁盘标签指定呢。又找了下,wiki 里倒是有。但是每安装个软件都查查 wiki 也太累了吧,那样还不如回 Ubuntu 呢。

Category: Linux | Tags: arch linux
5
28
2011
5

MediaWiki迁移记

前天我正式切换到了 Arch 下,接下来是繁杂的配置迁移工作,以至于这篇日志现在才写。

虽然之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配置,但刚切换到 Arch 下不久,还是发现还有太多的东西要配置。于是像往常一样打开火狐,试图访问自己的维基,看到连接失败的错误页面,才想起我的 MediaWiki 还没迁移过来了。于是先把别的放在一边,装 httpd 和 mediawiki。然后准备迁移数据。这时我更郁闷了:我把相关资料记在了 wiki 里。。。。

于是开始 chroot,进到原先的 Ubuntu 系统中,Apache 启动了,然后是 MySQL。果然悲剧无处不在,因为没经历正常的启动过程,upstart 罢工了。折腾半天,终于手动把 mysqld 跑起来了。原来的 wiki 一切正常,很顺利地找到这个链接。我打算在新 wiki 里使用 SQLite 取代 MySQL,少一个进程,而且省得什么时候服务器跑不起来了。本来还打算使用 nginx 取代 Apache 的,但是在虚拟机里配置失败了。

首先是导出原 wiki 的数据。到 MediaWiki 安装目录下执行类似下边的命令:

php maintenance/dumpBackup.php --full --uploads > wiki-backup.xml
tar -czf wiki-images.tgz images

然后把新 wiki 配置好,再导入数据:

php maintenance/importDump.php wiki-backup.xml
 
mkdir temporary
cp wiki-images.tgz temporary
cd temporary/
tar -xzf wiki-images.tgz
cd ../
mkdir tempimages
cp temporary/images/*/*/* tempimages
php maintenance/importImages.php tempimages

导入页面数据时速度很慢,和导出时形成鲜明对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入图片的过程很麻烦,但我不管了,反正有效。以上就是那篇文章上说的步骤。但是这个步骤是不完整的。尝试访问新 wiki,问题就出现了——

首先发现的是首页没改。这个在编辑历史里撒消下就可以了。

然后是统计数据被清零了。恢复后的首页赫然显示“目前已有0条目”。“最近更改”也没有了。在 maintenance 目录下可以找到很多脚本。我看名字选了几个运行:

php maintenance/initStats.php
php maintenance/initEditCount.php
php maintenance/rebuildrecentchanges.php

跑完之后那些统计数据就恢复了。

最后一个问题是:图片全部找不到了!我运行了几个维护脚本,都没效果。图片确实导入了,但是又找不到。无奈之下开始 Google。少顷,在 MediaWiki 官网上找到了答案

php maintenance/rebuildImages.php --missing

原来是要加个--missing参数。

至此,我的 wiki 终于恢复了。以前它一直正常时不觉得什么,这次没有在第一时间让其就绪,才终于知道,自己这两年的近 500 个页面的笔记实在是太有用了!

Category: Linux | Tags: mediawiki wiki
5
6
2011
9

login shell 和 non-login shell 不同造成的问题

上篇说到,我在Arch下的tmux的部分环境变量有问题。于是接下来我开始调查原因。最后终于真相大白。不过在揭露真相前,先详细说说问题是什么。

自从使用zsh以后,我在Ubuntu下发现我在~/.profile中设置PATH变量的代码在tty下没有起作用。但在~/.zshrc中设置又不行,因为图形界面登录时不会读取~/.zshrc。source 它也不行,因为可能导致双重设置(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很奇怪地发现命令补全时某些命令会出现两次。。。)。于是,最后我的方案是这样的(箭头表示 source):

.profile --> .zsh/zshrc.env   <-+
.zshrc --> ZSHRC_ENV set? --No--+

这个方案在Ubuntu下一直工作良好。但在Arch+tmux下就出问题了。在tmux中的zsh启动前,ZSHRC_ENV已经设置,于是~/.zsh/zshrc.env没有被 source,于是$PATH设置得不对了。。。

在查阅tmux N次之后,我想,可能是某个启动文件覆盖了我自己的 PATH 变量的设置。于是打开 zsh 的文档,翻到这里:

5.1 Startup/Shutdown Files

Commands are first read from /etc/zsh/zshenv; this cannot be overridden. Subsequent be- haviour is modified by the RCS and GLOBAL_RCS options; the former affects all startup files, while the second only affects global startup files (those shown here with an path starting with a /). If one of the options is unset at any point, any subsequent startup file(s) of the corresponding type will not be read. It is also possible for a file in $ZDOTDIR to re-enable GLOBAL_RCS. Both RCS and GLOBAL_RCS are set by default.

Commands are then read from $ZDOTDIR/.zshenv. If the shell is a login shell, commands are read from /etc/zsh/zprofile and then $ZDOTDIR/.zprofile. Then, if the shell is interactive, commands are read from /etc/zsh/zshrc and then $ZDOTDIR/.zshrc. Finally, if the shell is a login shell, /etc/zsh/zlogin and $ZDOTDIR/.zlogin are read.

于是发现这一切的根源在于tmux里启动的是login shell!Arch的/etc/profile中重置了$PATH/etc/profile.d/locale.sh中重置了$LANG,所以造成我的tmux下的zsh环境变量不对的问题。于是我把设置移回了~/.profile中,然后将软链接~/.zprofile指向它。locale.shpacman不知道是什么包的,所以我就把它改成了:

[ -z "$LANG" ] && export LANG=en_US.UTF-8

至此,tmux部分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Category: Linux | Tags: arch linux zsh tmux
5
5
2011
5

悲剧的 Arch

昨天尝试切换到Arch,结局十分悲剧。

配置文件复制完毕,启动Awesome正常,启动火狐正常,然后其它的就木有正常的了。。。

首先是tmux。Arch下的tmux一直有个让我十分郁闷的问题:PATH/LANG等环境变量会被重置,但又不是所有环境变量被重置,所以在.zshrc中的检测也失败了。结局就是,我使用脚本自动在tmux中启动的程序几乎全部失败。

其次是empathy、gnome-terminal等使用了GTK3,但是GTK3是不读取~/.gtkrc-2.0的。于是它们的外观很丑很丑。上网搜了下,~/.gtkrc-3.0的格式改变了。虽然变成类似CSS的更容易了,但我还是得花时候学习啊。另外,很多GTK3的窗口右下角都会有个调整块,看着十分碍眼。

wuala因为是Java写的,所以界面还好没变。不过,我忘记密码了!!!wuala的密码是本地存储的,没有办法找回。看了下自己设的密码提示,还是没猜出来。后来换回Ubuntu在登录wuala时看到了密码的长度,又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的密码。不过我不敢在这个已经登录的wuala里试了,万一错了就太悲剧了。

继续使用中发现更多的问题。点击empathy中的链接发现默认使用Chrome打开了,不知道该如何设置。fcitx输入法在empathy中工作不正常,一旦按回车或者退格之后就表现出来了,回车、退格无效、Ctrl-空格经常不起作用、某些字母穿透了输入法直接上屏。

我用的Ubuntu中文论坛的加速脚本是那个Python版的。我提取了其pyc文件(并且修改了端口号)。现在也悲剧了——Python 2.7 不认 Python 2.6 编译的字节码文件!于是我只好到官网下载了2.6版的,然后编译安装。然后又是找不到libpython2.6.so.0.1这个库文件,sudo ldconfig后依旧不行。过了好久我才意识到是配置文件里没有包含/usr/local/lib这个目录,在/etc/ld.so.conf.d/下建个文件里边写上后终于好了。

遇到的这么多问题就解决了Python2.6那一个。于是最后只好郁闷地回到Ubuntu下了。


2011年5月7日更新:tmux 那个诡异的问题解决了,见login shell 和 non-login shell 不同造成的问题

2011年5月31日更新:fcitx 那个问题已经在csslayer的指导下几天前就解决了,需要打补丁。Bug 报告链接,我修改的 PKGBUILD 文件

Category: Linux | Tags: arch gtk3
4
1
2011
3

五发行版联合发布新的发行版——The Canterbury Distribution

今天收到 arch-announce 邮件列表的消息,Arch Linux, Debian, Gentoo, Grml and openSUSE 联合发布 The Canterbury Distribution 了~~不信?那访问它们的主页试试:

PS: Arch 做了点小手脚哦~


Happy April Fool's Day!

Category: Linux | Tags: linux joke
3
28
2011
35

新的Arch,杯具的nouveau驱动

上周五,我决定在本机上安装 Archlinux,然后逐步将整个系统迁移过去。但杯具的是,三天过去了,我只能决定暂时放弃。

转向 Arch

自从 Ubuntu 9.04 发布以来,我就告别了 Windows XP,一直在用 Ubuntu 了。时至今日已经快两年了,这个系统却从来没有重装过,Ubuntu 半年一次的版本升级,我都是升级升过来的。但现在,我觉得有必要换系统了。

首先,一个系统用的时间长了,难免有些垃圾文件神马的。Linux 比 Windows 要好很多,不需要“优化大师”神马的,但不清理我心里总觉得不舒服,因为我知道系统里有那么些无用的文件存在。首当其冲的是用户配置文件,就是$HOME下的东东。很多时候会一时冲动安装一些刚刚听说的软件,后来发现并不是自己喜欢或者需要的,所以又卸载掉。最开始什么都不清楚,没有去清理掉$HOME下的配置文件。后来会手动去清理下,但还是不时地发现一些不需要的配置文件。也有一些软件安装了却没有卸载干净,像软件自己生成的全局配置文件之类的,我也不可能每次卸载软件时仔细检查 dpkg 的输出。升级软件后也可能会留下一些再也不会用到的配置文件。

其次,Ubuntu 默认装了太多我从来不用的软件。鉴别出这些软件并不容易。而 Arch 的软件除了核心系统外完全由自己指定安装,这种不干活的软件势必会少很多。另外,Arch 的软件包打包很容易。虽然我不是编译狂人,但有些软件,比如Vim,我还是一直坚持自己编译。用 Ubuntu 的话,我只能很原始地编译好再make install,卸载时还得找到configure好的Makefile来卸载,而在 Arch 上的话,我可以很容易地让 pacman 帮我管理这些自己编译的软件。

再次,我现在的 Ubuntu 不知道被我怎么折腾了下,网络连接出问题了,虽然后来解决了,但是这样会自动使用一个名为“ifupdown (eth0)”的配置,且无法更改。它唯一的问题是,其 DNS 是由路由器分配的,而不是我指定的8.8.8.8。所以每次开机后、挂起/休眠恢复后,我都需要重新连下网,等等几十秒,让我很是郁闷。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一直在使用 ext3 文件系统,每次检查文件系统时得等好几分钟,很想换 ext4 了。

最后,Arch 的启动和关机界面太漂亮了。我并不喜欢 Ubuntu 的图形启动界面,就像我不喜欢 Window 7 的 Aero 界面一样。纯文本的界面挺不错的,而且我知道它正在做什么。万一卡住了,我也知道是卡在什么位置了。配置也很方便,主要的系统配置都写在rc.conf里,不像 Ubuntu 下,我不知道 sshd、vsftpd 以及 privoxy 是怎么跑起来的。前两者没什么问题,可是 privoxy 我有自己运行的实例,系统自动运行反而占用了端口,让使用我自己的配置的实例运行不了。

新的系统

我是直接复制之前安装在移动硬盘上的终端版 Arch,省得升级和安装曾经安装过的软件的麻烦。首先挂载/home和/boot,dd 了个 70M 的文件再 mkfs.ext4 后挂载到 /var/lib/pacman,专门放 pacman 的数据库。之所以没有使用 reiserfs 或者 ext2,是考虑到它们可能更容易在断电或者宕机的时候出问题。安全第一啊!我可不想因为包管理器的数据库被损坏而重装系统。

复制系统我最开始用的是 tar,可是很快我发现复制过去的可执行文件的权限都是 700……果断 Ctrl-C,然后换 rsync:

rsync -aviK --delete --delete-excluded --exclude=boot/other '--exclude=var/cache/pacman/*' ./ /media/rooty

刚运行几秒钟,我突然想起了 pacman 数据库将要存放的 /var/lib/pacman.fs 文件。于是 Ctrl-C 掉,把--delete参数去掉再继续。就在我以为逃过一劫时,rsync 执行完毕,我看到最后一行赫然写着 pacman.fs 已被删除!

怎么会这样?赶紧 man 一下:

       --delete-excluded
              In addition to deleting the files on the receiving side that are not on the sending side, this tells rsync to also delete any files  on  the  receiving
              side  that are excluded (see --exclude).

In addition to

但我知道文件的数据还未真正删除,因为那个文件仍处于被挂载的状态。我尝试过 debugfs,但是没找到它。Google 过,无果。好吧,我认命,又重新 dd 了一个 pacman.fs,一边 dd 我一边祈祷,希望这个文件是连续分配的。

终于搞定复制前,我还经历过一次误删 pacman 的数据库。好在还有一份副本,所以才未酿成大祸。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 pacman 命令了。然后,当我尝试启动 gdm 时,杯具发生了——

杯具

花屏了!!!

这个图片是我手动启动 X,然后开 gnome-terminal,再在根本看不清字的情况下输入scrot而得到的。

三天来我一直在尝试各种设置,重装 nouveau 和 xorg,设定不同的 xorg.conf,但无一例外。通过 vimdiff,我注意到 Xorg.0.log 中的以下信息:

[   122.450] (--) NOUVEAU(0): Virtual size is 1366x768 (pitch 0)

而显示正确的时候(在我的 Ubuntu 和 PartedMagic 上)pitch 后面的数字都是 1408。

[    27.992] (--) NOUVEAU(0): Virtual size is 1366x768 (pitch 1408)

Google 后在这里看到设置DisplaySize等来调整 pitch 参数的方法。设置后我紧张地启动了 gdm,可希望再一次地破灭了……

昨天,我终于看到这个帖子。看来是个 bug 了。于是,再一次地,我的 Linux 系统安装宣告失败。记得2009年3月的时候,我第一次安装 Linux,也就是 Ubuntu 8.10。安装很顺利,可是在使用几天之后,X 便再也启动不了,只好重装。重装好几次,每次情况都一样,直到 9.04 的发布。

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期间,我不仅搞定了终端下上 gtalk、中文输入(最开始是 vimim,后来改用 zhcon),还分析了 zhcon 的码表文件格式,并将 fcitx 的码表转成 zhcon 的。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绝对不会买使用 nvidia 显卡的机器了。

为什么我不用官方驱动

为什么我一定要用 nouveau,而不使用 nvidia 的官方驱动呢?不是因为 nouveau 开源,只是因为我转向 Arch 的原因之一——更漂亮的控制台界面。最开始我就是用的官方驱动,还有 compiz 的特效。我的控制台分辨率,从最开始的 800x600,后来终于折腾成了 1024x768。可是我的显示器是宽屏啊,1366x768 的!我忍受又胖又矮的字体好久,也忍受了每次从图形界面切换到 tty 或者另一个图形界面时的黑屏闪烁。最后,compiz 开始不给力,不时地卡好几秒。于是我终于放弃了特效,转向实用主义,用起了 nouveau 驱动。虽然 Ubuntu 的终端也就是那样,文本到处乱飞,字体也令人不爽,但毕竟切换 tty 时不再闪烁,我可以同时跑 Awesome 和 gnome 了,心里还是挺满意的。

本以为可以完美转向 Arch 的,没想到再次被 nvidia 杯具。我实在是弄不懂,开放接口文档就那么难么?


2011年4月9日更新:

今天准备试试GNOME 3 的 Live CD,结果进入图形界面后一看,和 Arch 一样的悲剧……

2011年4月11日更新:

这里有一些相关的 bug 报告——

2011年4月11日再次更新:

经过两个星期的折腾和等待,以及Update Scanner的不断监视,我于第一时间更新内核至 2.6.38.2,整个世界就正常了!

Category: Linux | Tags: arch 显卡驱动 nouveau
3
19
2011
10

Ubuntu下折腾分区后休眠不能唤醒问题的解决

我自以为把 Linux 的分区相关的东西折腾得比较熟了,所以就大胆地在本机上折腾分区,结果有一天就发现,在我在 /etc/fstab 里把 swap 区从UUID指定改成用LABEL指定之后,休眠可以成功,但唤醒失败。在开机后应当从 swap 分区恢复的时候,出现错误,然后就直接启动了,其间还毁掉了 swap 分区的内容。这么试过了两次,都失败了,于是我带着迷惑,再也没有试过了。

前天在群里看到这个链接,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还有个配置文件/etc/initramfs-tools/conf.d/resume!它指明了唤醒时从哪个分区恢复。当初改 swap 后我只改了fstab但没有改它,所以可以正常使用却不能唤醒。不过重新生成 initrd 时为什么没有自动更新 resume 文件呢?而且休眠时系统也不检查下resume文件,郁闷。不知道休眠时能不能指定休眠到哪个分区上呢?

resume文件的内容相当简单,就一行,像这样RESUME=LABEL=swapRESUME=后面的格式和 fstab 的第一栏一样。改了后还要sudo update-initramfs -u更新 initrd。

另外,唤醒不成功的时候我曾尝试过 s2disk 这个工具,但昨天发现,虽然它在休眠时有进度显示,可是在唤醒的时候失败了——当进度达到 100% 时就没动作了,我的桌面也就没能回来……

Category: Linux | Tags: linux ubuntu
3
16
2011
22

关于“Linux”被翻译为“你牛叉”等的一些想法

昨天,我就在我所建立的vim-cn Gtalk群上看到了在Debian官方简体中文首页将“Debian”翻译为“蝶变”、“Linux”翻译为“你牛叉”,当时还以为是某人的恶作剧。今天,又见到这篇文章,才知道真相。

最开始读的时候,看到大量的翻译破坏,我想到是不是使用的机器翻译,随后意识到不可能。又以为是Linux反对者的发泄。但我还是错了。

做这件事的人是“沈卓斌”,在多个 Wiki 上的 ID 是“jobinson99”。他除了做这些莫名其妙的翻译更改外,也做了一些妥当的翻译,让恢复变得困难起来。我在ArchLinux上的几个页面改掉了他的一些翻译,更多的翻译还得依靠Google来找出了。在改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页面有相互复制的情况。不过我没精力管了。至于维基百科,其中文社区比较强大,针对其的破坏已经被恢复。其他的Debian啊、FreeBSD啊我就没心思去管了。

有些人可能对此不太在意,但我很早就读了中文维基百科的一些方针指引之类的,很快便认定这是“破坏行为“。尽管他的这些翻译看起来是善意的,但是其行为却不会被接受。首先不说他的翻译是否准确恰当,首先一点就是——没有共识。我认为,再好的翻译,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它也不应当被作为通用或者正式的名称,不然,就像使用世界语一样,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更别说搜索引擎了。哪天你有某个Linux问题,Google数日未解决,却蓦然发现,原来写有解决方案的Wiki中使用的是“你牛叉”而导致你没有找到,岂不郁闷!更何况,这些翻译多似恶搞,不是所有人都会接受的,我最开始就以为是反对者来着。

我很不明白,各开源项目的维基上尚有大量资料需要翻译,中文 man 手册既少又旧以至于我都不敢用了,wget 的中文翻译错误虽然在 Ubuntu 下已经更正了,但在 ArchLinux 下依旧存在。还有这么多可以做的,他却以为无聊的翻译可以推广开源?新手安装 Linux,谁不需要安装指导?遇到问题了,为什么可能的解决办法都是用英文写的?命令不会用,man 一下,为什么没有中文翻译?很多新手在尝试Linux时都遇到各种困难而放弃,很多老鸟都在遇到问题时苦苦挣扎,我多么希望所有的开源资料能有中文翻译!很多人说Linux难用。是啊,不会英语又没人指导就根本无法使用的系统怎么会好用呢?

至于jobinson99,我想说,如果你真的蛋疼得不行的话,就把翻译放伪基百科上去啊。


附:我在 ArchWiki 上发现的不妥翻译列表:

%s/开天辟地你牛叉/LFS/ge
%s/你牛叉龙骨/ArchLinux/ge
%s/龙骨/Arch/ge
%s/你牛叉/Linux/ge
%s/共努/GNU/ge
%s/荟萃/Wiki/ge
%s/有奔头/Ubuntu/ge
%s/蝶变/Debian/ge
%s/合成/编译/gce
%s/优盘/U盘/gce

 

Category: Linux | Tags: linux 中文支持
3
12
2011
3

果断放弃 pidgin 及解决 empathy 打开链接极度缓慢的问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直接点击 Empathy 中的链接会花较长时间,在此期间整个 Empathy 的所有窗口皆冻结而不响应操作。次数多了之后,我注意到等待的时长和链接的响应时间有关,想到曾经在HTTP服务器看到的包含 gvfs 字样的访问记录,我想就是它了。但除了发现有一个杀死又复活的 gvfsd-http 进程之外别无收获。

昨天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Empathy 经常反应迟钝,于是我终于换 pidgin 了。两天已经过去,我又换回 Empathy 了,虽然 pidgin 有很多的优点,如截图、HTML 消息、联系人手动排序、*粗体* 和 _斜体_ 支持、重新发送好友请求、XMPP 控制台、好友响应可能性预测、自动弹出消息窗口、链接识别更准确、支持富文本格式的剪贴板、可取消选择区内的表情符号、支持终端(finch)、各种未知的插件等等,但是,我依旧要换 Empathy 了,因为 pidgin 的几个非常影响我使用的 bug。一是点击对话窗口,焦点不会自动移动到输入区,虽然依旧可以输入文字,但绕过了输入法,所以必须按下 Tab 或者点下输入区,否则无法输入中文。二是输入区文本选中后会清除选择区剪贴板的内容,但并不把选中文本放到剪贴板中。其三,也是我最不能忍受的是,在它的输入框输入文本时无法使用 fcitx 的第二三码选词键。

回到 Empathy,于是又要面对它打开链接缓慢的问题。虽然改用选中再粘贴的方式也不太费事,但是,看到带有下划线的浅蓝色链接难道你就不会下意识地去点吗?

Google 了很久,没找到任何有用的东西。于是开始 strace——

strace -p `pgrep empathy` -r -f

结果用 sort + tail,很容易看到最耗时的地方。我之前还在 Vim 中手动看那近一万行的记录,真是被这些问题搞晕了头了。。。

[pid  6130]      0.000149 connect(27, {sa_family=AF_FILE, path=@"/dbus-vfs-daemon/socket-jCww54HT"}, 35) = 0
...
[pid  6130]     46.212892 recvmsg(27, {msg_name(0)=NULL, msg_iov(1)=[{"l\3\1\1\"\0\0\0\1\0\0\0G\0\0\0\4\1s\0)\0\0\0org.glib"..., 2048}], msg_controllen=0, msg_flags=MSG_CMSG_CLOEXEC}, MSG_CMSG_CLOEXEC) = 122

gvfs 毫无疑问是元凶了。接收消息竟然用了 46 秒!后来我又想到去 strace gvfsd-http,最终发现真相——gvfsd-http 在 HEAD 那个 URL!真不知它想做什么。用 dpkg 查到它属于 gvfs-backends 这个软件包。看了下,依赖它的只有 deb-gview,几乎从来没用过的东西。于是果断卸载之。

卸载完后,回过头把 gvfsd-http 杀掉,终于敢放心大胆地点击 Empathy 中的链接了。

Category: Linux | Tags: Empathy linux

Mastodon | Theme: Aeros 2.0 by TheBuckmak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