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6
2021
5

倾听蓝牙耳机的按键事件

缘起

我的蓝牙耳机有简单的多媒体按键:上一曲、下一曲、播放、暂停。这几个按键在 Android 手机上是开箱即用的,然而在 Arch Linux 上,尤其是我的 Awesome 桌面环境上,并不那么自动。

其实按键事件都能收到的啦。可以收到 XF86AudioPrev, XF86AudioNext, XF86AudioPlay, XF86AudioPause 这么几个按键。给它们绑定热键,去调用 MPRIS 就好了。我使用的是 playerctl 工具。mpv 的 MPRIS 支持用的是 mpv-mpris。火狐自动就支持了,不用做什么。

看起来这样就好了?我也以为如此,直到我离电脑远了一些……

问题

躺在床上玩手机时也可以用电脑听歌啦~你问我为什么不用手机听歌?因为我的电脑没有 NFC 功能,耳机切到手机碰一下就可以了,可是切到电脑上是要打命令抢连接的!所以就不切来切去啦,反正手机上的曲库和电脑上是同步的。

可是!耳机多媒体按键怎么不管用了呢?我瞟了一眼电脑,哦,它怎么屏幕还亮起来了?反复几次之后,我终于搞明白了——锁屏的时候按键事件全被锁屏软件给挡下来啦……

那怎么办呢?

我有看到 acpid 那边也收到了些事件,比如「cd/prev / CDPREV」和「cd/next / CDNEXT」。但是不是很稳定,时有时无,也没看到播放和暂停。再加上从作为系统服务的 acpid 将指令传到用户会话比较麻烦,就放弃了。

后来想到,既然能收到按键事件,那么应当有个输入设备在。xinput 看了一下,果然有个「WH-1000XM2 (AVRCP)」,用 evtest 在 /dev/input/ 也能找到对应的设备文件。那直接读这个设备文件不就好了?

解决

好是好,但是没权限啊。不过像/dev/video*之类的文件就有权限,是 systemd 拿 udev 规则给加上的。我之前也给 i2c 设备加过权限,只是那次是直接 chmod 了,这次想试试更优雅的方案——uaccess tag。

这个 uaccess tag 是 systemd 用来给当前会话的用户设备权限的,切换用户会话的时候权限会自动变化。不过没有文档 QAQ,所以只好自己研究了。最终的结果是这样:

SUBSYSTEM=="input", ATTRS{name}=="WH-1000XM2 (AVRCP)", TAG+="uaccess"

这个规则的序号需要小于70,不然赶不上处理 uaccess 的逻辑。sudo udevadm control --reload-rules 然后再 sudo udevadm trigger,就可以看到对应的 /dev/input/event* 文件上已经有 ACL 给我的用户权限了。不过多了写权限,问题不大。

然后就可以开始愉快地找设备文件、读取事件啦。我用 Rust 写的,日常练习嘛,顺便用用前不久看到的 eyre 和 tracing。有个 input-linux 库,不用自己拿 libc 调用 ioctl、定义 C 结构体了。不过这个库不支持从按键名到按键枚举值的转换,所以我 fork 了一下。蓝牙耳机说来来、说走走,所以 inotify 也是少不了的啦。然后还用 toml 整了个配置文件,好放出来给有需要的人用~

啊对了,程序里一上来就把对应的输入设备用 xinput 给禁用了。这样桌面环境就不会收到事件,不会唤醒屏幕,也不会有重复操作了。(不过它退出的时候并没有把设备重新启用,懒~)

代码

Category: Linux | Tags: 硬件 linux Rust
8
12
2021
10

使用 bwrap 沙盒

bwrap 是命令的名字。这个项目的名字叫 bubblewrap。它是一个使用 Linux 命名空间的非特权沙盒(有用户命名空间支持的话)。

我之前使用过 Gentoo 的 sandbox 工具。它是 Gentoo 用于打包的工具,使用的是 LD_PRELOAD 机制,所以并不可靠。主要用途也就是避免打包软件的时候不小心污染到用户家目录。

使用 bwrap 的话,限制是强制的,没那么容易绕过(至于像 Go 这种因为不使用 libc 而意外绕过就更难得了)。不过 bwrap 不会在触发限制的时候报错。

bwrap 的原理是,把 / 放到一个 tmpfs 上,然后需要允许访问的目录通过 bind mount 弄进来。所以没弄进来的部分就是不存在,写数据的话就存在内存里,用完就扔掉了。这一点和 systemd 也不一样——systemd 会把不允许的地方挂载一个没权限访问的目录过去。

bwrap 的挂载分为只读和可写挂载。默认是 nodev 的,所以在里边是不能挂载硬盘设备啥的。它也提供最简 /proc 和 /dev,需要手动指定。整个 / 都是通过命令行来一点点填充内容的,所以很容易漏掉部分内容(比如需要联网的时候忘记挂载 resolv.conf 或者 TLS 证书),而不会不小心允许不应当允许访问的地方(当然前提是不偷懒直接把外面的 / 挂载过去啦)。

至于别的命名空间,有 --unshare-all 选项,不用写一堆了。如果需要网络,就加个 --share-net(这个选项文档里没写)。没有别的网络方案,因为没特权,不能对网络接口进行各种操作。--die-with-parent 可以保证不会有残留进程一直跑着。

我目前的打包命令长这样:

alias makepkg='bwrap --unshare-all --share-net --die-with-parent \
  --ro-bind /usr /usr --ro-bind /etc /etc --proc /proc --dev /dev \
  --symlink usr/bin /bin --symlink usr/bin /sbin --symlink usr/lib /lib --symlink usr/lib /lib64 \
  --bind $PWD /build/${PWD:t} --ro-bind /var/lib/pacman /var/lib/pacman --ro-bind ~/.ccache ~/.ccache \
  --bind ~/.cache/ccache ~/.cache/ccache --chdir /build/${PWD:t} /usr/bin/makepkg'

以后应该随着问题的出现还会修改的。

其实我学 bwrap 主要不是自己打包啦(毕竟基本上都交给 lilac 了),而是给 lilac 加固。Arch 的打包脚本是 shell 脚本,所以很多时候不执行脚本就没办法获取一些信息、进行某些操作。唉,这些发行版都喜欢糙快猛的风格,然后在上边打各种补丁。deb 和 rpm 的打包也都是基于 shell 脚本的。而 lilac 经常通过脚本编辑打包脚本,或者从 AUR 取,万一出点事情,把不该删的东西给删掉了,或者把私钥给上传了,就不好了。所以前些天我给 lilac 执行 PKGBUILD 的地方全部加上了 bwrap。期间还发现 makepkg --printsrcinfo 不就是读取 PKGBUILD 然后打印点信息嘛,竟然不断要求读取 install 脚本,还要对打包目录可写……

另一个用法是,跑不那么干净的软件。有些软件不得不用,又害怕它在自己家里拉屎,就可以让它在沙盒里放肆了。比如使用反斜杠作为文件路径分隔符写一堆奇怪文件名的 WPS Office。再比如不确定软件会不会到处拉屎,所以事先确认一下。我以前使用的是基于 systemd-nspawn 和 overlayfs 的方案(改进自基于 aufs 和 lxc 的方案所以名字没改),不过显然 bwrap 更轻量一些。跑 GUI 的话,我用的命令长这样:

bwrap --unshare-all --die-with-parent --ro-bind / / \
  --tmpfs /sys --tmpfs /home --tmpfs /tmp --tmpfs /run --proc /proc --dev /dev \
  --ro-bind ~/.fonts ~/.fonts --ro-bind ~/.config/fontconfig ~/.config/fontconfig \
  --bind ~/.cache/fontconfig ~/.cache/fontconfig --ro-bind ~/.Xauthority ~/.Xauthority \
  --ro-bind /tmp/.X11-unix /tmp/.X11-unix --ro-bind /run/user/$UID/bus /run/user/$UID/bus \
  --chdir ~ /bin/bash

其实还可以用来给别的发行版编译东西,取代我之前使用 systemd-nspawn 的方案。bwrap 在命令行上指定如何挂载,倒是十分方便灵活,很适合这种需要共享工作目录的情况呢。以后有需要的时候我再试试看。(好像一般人都是使用 docker / podman 的,但是我喜欢使用自己建立和维护的 rootfs,便于开发和调试,也更安全。)

和 bwrap 类似的工具还有 SELinux 和 AppArmor。它们是作用于整个系统的,Arch Linux 安装会很麻烦,对于我的需求也过于复杂。Firejail 是面向应用程序的,但是配置起来也挺不容易。bwrap 更偏重于提供底层功能而不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具体用法可以让用户自由发挥。

Category: Linux | Tags: Arch Linux linux 安全
11
21
2020
11

HiDPI 配置记录

首先,我是用 X11 窗口系统的,不同屏幕分别设置肯定没戏。所以只好让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迁就一下我的4K主屏啦,把笔记本屏幕缩放一下。算一下 scale 值:192 / 120 = 1.6。不是整数,会糊,可总比放大两倍的巨大界面要好。

xrandr --output eDP-1 --scale 1.6 --auto --output DP-2 --auto --pos 3072x0 --primary --fb 6912x2160

这里要注意的是,要指定--pos(或者--panning),不然会重叠;要指定--fb,不然鼠标可能会有部分区域去不了。

然后开始设置。本来我是尝试了一下 KDE 的,但因为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写的原因而放弃,回到了 Awesome。不过也不是全无收获。我把 KDE 的配置方案拿过来用了。你想问怎么拿的?我 btrfs 的文件系统,做好快照再 rsync -n 对比一下它动了哪些文件就有了。

首先是 X11 的资源。在~/.Xresources里写上Xft.dpi: 192,然后xrdb -merge ~/.Xresources一下就好了。顺便再xrandr --dpi 192一下,听说有些程序会读这个。

然后是 GTK。GTK 2 就放弃吧,没办法。文字会按设置的 Xft.dpi 放大,图标啥的不会。GTk 3,要设置两个环境变量:

export GDK_SCALE=2 GDK_DPI_SCALE=0.5

前一个是把界面放大,后一个是把文字缩回去,因为文字已经按 Xft.dpi 放大过,不能再放大一次了。

再然后是 Qt。Qt4 早卸载干净了不用管。Qt5 嘛,也不用管。它自己会处理好。有个按不同屏幕缩放的环境变量QT_SCREEN_SCALE_FACTORS,效果跟 Windows 10 差不多的。但是我为了照顾其它程序已经把屏幕给 scale 过了,就不需要设置这个了。你要设置个QT_AUTO_SCREEN_SCALE_FACTOR=0也行,但这个是默认行为。

最后是个别的程序。

Telegram 直接在设置里关掉「默认界面缩放比例」并且设置缩放比例为 300% 就好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Telegram 默认的字总是很小。之前 120dpi 的时候我要 200% 缩放,现在 192dpi 需要 300% 缩放了。

YouTube,就是那个网站啦。它其实没什么显示上的问题,只是死活不会给我自动选择 1080p 以上的分辨率。经过仔细二分测试之后发现,把火狐的配置文件夹下的storage/default/https+++www.youtube.com目录删掉之后就好了。没发现删掉这个会有其它影响。

mpv 要修改配置文件,加上no-hidpi-window-scale参数,不然会把视频自动放大,4K视频一打开会只能看到四分之一的画面。加上这个参数,默认窗口大小时,一个视频里的像素会对应一个显示器上的像素,不大不小刚刚好。mpv 文档上说这是 OS X 系统上的默认行为,可我这是 Linux 桌面啊,你把别的平台上的习惯搬过来是几个意思?另外我加了个demuxer-readahead-secs = 20选项。我的大文件都在机械硬盘上,4K 码率又比较高,不多预读一点容易卡。

我的 qemu 之前使用的是-display gtk,也坏掉了。窗口那么大,虚拟机只用左下角那里四分之一的空间。spicy 也有问题,会告诉虚拟机只有 1080p。解决方法是 unset GDK_SCALE GDK_DPI_SCALE。它们在放大了自己的界面的同时,把显示的虚拟机的内容也给放大了,所以干脆叫它们别动。也没什么别的影响。

哦还有 Zoom。设置个QT_AUTO_SCREEN_SCALE_FACTOR=1似乎就好了?我试了一下QT_SCREEN_SCALE_FACTORS,会导致很怪异的行为。

以上解决了显示大小的问题,但我发现还有个问题:我的鼠标光标时大时小的……从 KDE 那边弄来几个设置之后就好了,而且主题也更加一致了呢。

首先是设置 xcursor 环境变量:

export XCURSOR_THEME=Vanilla-DMZ XCURSOR_SIZE=36

听说对应的 X 资源大家都不理睬,那我也就不设好了。

然后是 GTK 2 的~/.gtkrc-2.0文件里写上:

gtk-cursor-theme-name = "Vanilla-DMZ"
gtk-cursor-theme-size = 36

再接下来是 GTK 3 的~/.config/gtk-3.0/settings.ini

[Settings]
gtk-cursor-theme-name = Vanilla-DMZ
gtk-cursor-theme-size = 36

然后又没了。天知道为什么 Qt 那边啥都不干就好好的,GTK 却这么麻烦。

啊,你问这些环境变量在哪里设?我给写~/.xprofile里了。不过这还不够。有些 GUI 程序会由用户的 systemd启动(比如我的 Telegram 是由 systemd 启动的,为了在内存用得太多的时候自动重启),有些 GUI 程序会由 D-Bus 激活(比如 gnome-terminal)。这些是和登录会话分开的,所以要手动导入一下。以下是我的 .xprofile 中导入图形界面相关环境变量的部分:

_envs=(
  GDK_SCALE GDK_DPI_SCALE
  XCURSOR_THEME XCURSOR_SIZE
  XMODIFIERS QT_IM_MODULE GTK_IM_MODULE
  LIBVA_DRIVER_NAME GST_VAAPI_ALL_DRIVERS
)
dbus-update-activation-environment "${_envs[@]}"
systemctl --user import-environment "${_envs[@]}"

至于登录界面怎么办,我是在 lightdm 的 display-setup-script 里,跑了跑 xrandr,设置了一下 Xft.dpi 资源。环境变量啥的没动,反正用不上。当然你也可以去改~lightdm/.pam_environment来设环境变量,反正现在 Arch Linux 还是读它的。别的 dm 同理。

Category: Linux | Tags: screen linux hidpi 显示器
11
20
2020
20

让 QEMU 使用 SPICE 协议

缘起

我就是买了个4K显示器,咋这么多事呢……(有两篇文章还在路上)

第一个问题是,我的显卡 vGPU 最高只支持 1920x1200 的分辨率。行吧,我缩放成了吧?嘿嘿,-display gtk 的缩放不会保持比例,我只好算了算最大保持比例的大小,然后窗口切成浮动,再调用命令调整到指定的大小:

sleep 1 && xdotool getactivewindow windowsize 3280 2122

然后还要居中放置一下。多麻烦!

第二个问题是,我想在虚拟机里试试 i3,但是我的按键总是会被外边捕获。Super 键基本上是 Awesome 在用,而 Alt 键会撞上这个 GTK 窗口菜单栏的快捷键。

配置

经过多番尝试和摸索之后,确定了如下的参数:

  -display egl-headless,gl=on,rendernode=/dev/dri/renderD128
  -spice unix,addr=/run/user/1000/qemu/ArchKDE/spice.sock,disable-ticketing
  -device virtio-serial-pci
  -device virtserialport,chardev=spicechannel0,name=com.redhat.spice.0
  -chardev spicevmc,id=spicechannel0,name=vdagent

当然要gl=on啦,不然我怎么玩特效,我还不如回到 vbox 去呢(啊不,我的 vbox 不喜欢 btrfs,经常出错然后只读挂载,所以已经被删掉了)。要指定rendernode,不然它会 fallback 到 llvmpipe,然后还段错误崩掉……这也是我不-display spice-app的原因。

后边三行是从这个 QEMU + Spice with Copy & Paste 抄来的。搜索问题时不小心遇见,然后解决了这个我一直没有处理的问题。SPICE 不但能共享剪贴板,而且还支持 PRIMARY 选择区呢~虚拟机里要安装 spice-vdagent 并启动相应的服务。

然后是客户端的选择。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是,virt-viewer 看上去轻量,实际上只是选项少而已。它不光拖进来个 gtk-vnc 依赖,还把 libvirt 都给我带上了……然后 GNOME 的 vinagre,我不知道为啥,它就是连不上我的 spice+unix 地址。哦对了,virt-viewer 直接敲命令调用也是连不上,只能用 xdg-open 才能正常打开。

virt-viewer 有个依赖叫 spice-gtk。我试着 pacman -Ql 了一下,还真找到个 spicy 工具。比 virt-viewer 轻量多了,选项也更为丰富,比如可以选择不 grab 键盘。

一点额外的东西

在群里听说了 virtio-fs 共享方案,听说比 virtio + 9p 更高效。然后我用它成功取代了之前用的 NFS 方案(反正我的 vbox 虚拟机已经被删掉啦)。NFS 的服务也可以卸载啦(开放一堆端口到公网,看着有点怕怕的,虽然是 IPv6 地址不太会被扫到,但知道我的地址的咋办呢)。

virtio-fs 相比 virtio + 9p 的另一个优点是,和 NFS 一样,virtiofsd 是以 root 权限运行的,所以可以写入我的 pacman 缓存。qemu 那个 9p 似乎没有办法。至于启动嘛,用 systemd abstract socket 触发一下就好了。

另外,我使用 GVT-g 和 virtio 输出视频信号时,均遇到了声音在视频画面变化时声音卡顿的情况。一个绕过的办法是,通过设置 PULSE_SERVER 环境变量以及加载 module-native-protocol-tcp 模块,将音频信号直接通过网络发送到宿主机上,一点也不卡!

Category: Linux | Tags: spice qemu kvm 虚拟机 linux
10
29
2020
10

让 Arch Linux 系统和最新的镜像同步,从最快的镜像下载

2024年03月20日更新:pacman 6.1.0 增加了 CacheServer 的支持,已经不需要使用本文这种办法啦~


Arch Linux 就是要追新!要追新自然要选择一个更新及时的软件仓库镜像啦,比如国内的 TUNA、USTC 同步都很及时。但是呢,这俩难兄难弟最近一段时间有些吃不消了,导致下载包的时候很慢,甚至超时失败,使用体验真糟糕。如果直接用上游镜像,比如 pkgbuild.com,漂洋过海的,也挺慢的。

而国内另一些镜像,比如网易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他们要么有 CDN,要么线路很好,下载速度飞快。但是呢,他们基本上每天才同步一次,阿里云还时不时连续数天都没能同步成功,这让喜欢追新的 Arch Linux 用户多不舒服呀。当群里的小伙伴们都用上了最新版本的软件,体会到了让人心痒痒的新特性和 bug 时,你 -Syu 却是「今日无事可做」,真是扫兴呢。

和最新的镜像同步,从最快的镜像下载,真的不可兼得吗?

非也。只需要稍微配置一下,用上我的 pacsync 脚本,就可以啦~

配置方式是,为 /etc/pacman.d 下的镜像列表文件创建一个.sync后缀的同名文件,里边指定用于同步的镜像,而不带.sync后缀的文件里按优先级列出多个镜像。pacman 在下载文件时,会按顺序依次尝试列出的镜像,如果遇到更新不及时 404 的时候,就会尝试另一个。这样,可以仅在下载快的镜像里还没有需要的包文件时,才转而从比较慢的镜像下载。

而需要同步 pacman 数据库的时候,使用pacsync脚本取代pacman -Sy。脚本会使用 bind mount 用.sync文件取代不.sync的版本,就能同步到最新的数据库了。原来的pacman -Syu命令要拆开来用,先pacsyncpacman -Su了。

脚本里使用了单独的挂载空间并且将挂载改为了私有,所以并不会影响到外边。

Category: Linux | Tags: linux Arch Linux
10
29
2020
4

tar 归档的权限问题

一次系统升级之后,我的许多 Python 程序突然开始报错:

[...]
  File "/usr/lib/python3.8/site-packages/pkg_resources/__init__.py", line 2762, in _get_metadata
    for line in self.get_metadata_lines(name):
  File "/usr/lib/python3.8/site-packages/pkg_resources/__init__.py", line 1415, in get_metadata_lines
    return yield_lines(self.get_metadata(name))
  File "/usr/lib/python3.8/site-packages/pkg_resources/__init__.py", line 1405, in get_metadata
    value = self._get(path)
  File "/usr/lib/python3.8/site-packages/pkg_resources/__init__.py", line 1609, in _get
    with open(path, 'rb') as stream:
PermissionError: [Errno 13] Permission denied: '/usr/lib/python3.8/site-packages/Telethon-1.17.4-py3.8.egg-info/PKG-INFO'

WTF 滚坏了!立即回滚!

回滚完之后,我开始调查这个事件——因为 [archlinuxcn] 的这个包是我管的呀。而且我记得之前也遇到过一次类似的情况,当时没有深究。

检查一下软件包里的文件的权限:

>>> tar tvf python-telethon-1.17.4-1-any.pkg.tar.zst | grep PKG-INFO
-rw------- root/root      3659 2020-10-24 10:05 usr/lib/python3.8/site-packages/Telethon-1.17.4-py3.8.egg-info/PKG-INFO
>>> tar tvf python-telethon-1.17.4-1-any.pkg.tar.zst | grep -- ----
-rw------- root/root      3659 2020-10-24 10:05 usr/lib/python3.8/site-packages/Telethon-1.17.4-py3.8.egg-info/PKG-INFO
-rw------- root/root     12078 2020-10-24 10:05 usr/lib/python3.8/site-packages/Telethon-1.17.4-py3.8.egg-info/SOURCES.txt
-rw------- root/root         1 2020-10-24 10:05 usr/lib/python3.8/site-packages/Telethon-1.17.4-py3.8.egg-info/dependency_links.txt
-rw------- root/root        27 2020-10-24 10:05 usr/lib/python3.8/site-packages/Telethon-1.17.4-py3.8.egg-info/requires.txt
-rw------- root/root        15 2020-10-24 10:05 usr/lib/python3.8/site-packages/Telethon-1.17.4-py3.8.egg-info/top_level.txt

好奇怪,Telethon 这些包信息文件怎么只让 root 读了呢?

从 PyPI 上下载 Telethon 的原始 tar 归档回来看看,发现最近几个版本里,文件权限全部只有自己可以读(-rw-------),而所有者是 u0_a167/10167。开发者突然在 Android 系统上打包了呢……安装的时候,部分文件的权限被保留了下来(Arch Linux 打包时强烈反对使用 root 权限执行,因此我用 devtools 打包,解包部分自然是普通用户操作的,所有者无法被保留)。

然后我又看了一下之前的版本,哦豁,所有者成开发者的 id 了,但是有三个版本的 pyc 文件,还有好几个 pyc 文件都是 -rwxrwxrwx。大概系统上的低权限用户可以去改改,然后看谁跑 Telegram 机器人就拿谁的权限?

经过跟开发者的讨论,最终干掉了 pyc 文件,也不在 Android 上打包了。777 权限问题还待解决。不过我更在意的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状况呢?setuptools 干嘛不修一修呢?别的工具创建的用于发布的 tar 归档会不会有类似的问题呢?

结果找了找,发现 setuptools 前年就有人报告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行吧,我打包时统一修正一下权限好了……

下一个 GitHub 生成的 tar 归档看看?咦,-rw-rw-r-- root/root,是处理过了么?啊对,git archive 生成的包是怎么样的?去试了试,原来一样的啊。看来 git 想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处理了,只是 002 的 umask 有点意外。

Arch Linux 为了普通用户打出文件为 root 所有的 tar 归档使用了 fakeroot,那么 git 是怎么实现的呢?翻了翻代码,git 是自己生成 tar 文件的,写死了所有者是 root/root,但是权限位还是有专门的 umask,默认是 002。可以配置,比如git config --global tar.umask user一下,就会取当前 umask 作为 tar 归档里文件的 umask 了。

至于传统的 GNU autotools 构建系统创建的 tar 归档,我也创建了一个看了一下,并没有特殊处理,跟手动跑 tar 一样。

Category: Linux | Tags: linux python Git
7
22
2020
12

Linux 的环境变量怎么设

最近,Arch Linux 的 pam 包将更新到 1.4.0,然后因为一个字符的变化,不少中文用户都开始避难了:pam_env 将默认不读取用户的环境变量设置。许多中文用户使用~/.pam_environment文件来配置 fcitx 输入法所需要的那三个环境变量。更新之后,这些配置将不再生效,意味着他们可能无法输入中文了,于是大家热烈讨论现在要在哪里配置环境变量比较好。

当然了,在 pam 的配置文件里加上user_readenv=1就可以恢复原先的行为。只是,pam 的开发者这么改当然是有原因的:CVE-2010-4708。简单地说,就是在鉴权模块里设置用户指定的环境变量不安全,怕被提权。

2020年08月20日更新:Arch Linux 打包时添加了以上这个配置

当然啦,桌面用户完全可以去改系统级的环境变量设置,只要你愿意让你个人的配置信息跑到系统配置那边去的话。

正文

用户经常需要设置一些环境变量,比如输入法,比如语言和地区选项,比如自定义的 PATH,等等。然而 Linux 的环境变量又不像 Windows 那样有一个专门设置所谓「系统环境变量」的地方,而是所有环境变量全部由子进程继承父进程获得,这么一路继承下来的。于是,想要给所有想设置上的进程都设置上,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这里关注的是桌面用户,自然首先从图形界面说起。

使用 X11 的桌面环境,通常通过 display manager 来登录,比如 lightdm 和 sddm。这俩都支持 ~/.xprofile。这个文件会在启动过程中被 source,使用的 shell 是由 dm 自己确定的。lightdm 和 sddm 都是用的 /bin/sh(分别位于 /etc/lightdm/Xsession 和 /usr/share/sddm/scripts/Xsession 文件里)。可以看到,除了读取 .xprofile 外,lightdm 也会读取 .profile。sddm 甚至连 bash、zsh、tcsh、fish 的启动配置脚本都给读了。

对于 Wayland,我这儿只有 sddm,类似的,也是各种 shell 的都给你读了。(当然就不读 X11 相关的东西了。)

而对于手动 startx 的用户,~/.xinitrc 里自己写上呗。还有 VNC 啥的,也都可以自己看启动脚本找到方法。

没有图形界面的登录,通常是从 tty 或者 ssh 登录。这两者都是登录到命令行 shell。写在 shell 配置里就可以了。具体到 zsh,我是写到 ~/.zprofile,这样不管是否交互,只要是登录 shell 就执行,不登录的大概已经继承到了。另外有些情况可能写这儿也没有用,比如 cron 调用的时候。非要搞的话其实可以写到 ~/.zshenv,这个基本上所有的 zsh 都会读,只能被系统级设置或者命令行参数禁用掉。而如果是 bash 用户,.bash_profile .bash_login .profile 这仨,会读找到的第一个(sddm 也会按这个顺序找,但是 lightdm 只会找 .profile)。Arch Linux 现在默认会给新用户建立 .bash_profile,我建议 bash 用户把它改名成 .profile。这里有个图 ,大致上说明了 bash 和 zsh 不同情况下会读取的配置文件

systemd 用户实例也有一份环境变量,用于通过 systemd 启动的用户级服务,通过 systemctl --user 的子命令可以查看和更新。D-Bus 也有一份,可以通过 dbus-update-activation-environment 命令来更新。这俩通常不需要用户操心,桌面环境应该会维护好。

如果你用 tmux 的话,那么 tmux 还有一份,用于新创建的窗格。tmux 会在被连接时更新 update-environment 选项指定的环境变量。当然你也可以用 tmux setenv 子命令去更新。这个尤其值得注意,因为 tmux 可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被连接,导致环境变量混乱(比如 X11 下没有 DISPLAY 变量)。

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同的登录过程并不是只会读取自己专属的配置文件,尽管大家都在努力,也并没有完全统一好用的配置文件。所以有些环境变量,你可能想尽量避免重复设置(比如冗长重复的 PATH 项就很讨厌)。好在这些都是 shell 脚本,不光能设置环境变量,也能做条件判断。

要查看当前进程的环境变量,可以用 env 命令。要查看别的进程的,去读它的 /proc/PID/environ 文件,或者开个 htop 然后在进程上按 e 键。要看看某个环境变量在不同进程里是什么情况,可以用我写的小工具 compare-env

Linux 软件生态的特点就是这样,没有谁规定一定要用怎样的方式做一件事情,所以大家的想法总会有些出入,就导致设置个环境变量还有这么一大群配置文件(systemd 还有一份呢,我还没读没试所以没说)。但另一方面,理解它们也是十分容易的:不用猜测,不用撞大运般地耗费时间去尝试,顺着代码摸过去,总能弄明白软件的行事逻辑。即使文档像 pam_env 那样前后矛盾,也有源代码这条路可以精确刻画软件的行为。

Category: Linux | Tags: linux 环境变量
6
9
2020
0

终端色彩总结

终端转义序列里有一个 SGR 代码用于表示「粗体或者增加强度」的字体渲染。相当多的终端将其实现作更明亮的颜色而非粗体字,也有很多终端应用程序如此(比如 mutt 中的 brightXXX 颜色使用此代码;新一点的 mutt 支持使用 lightXXX 来表示亮色了)。

然而最近,GNOME 终端决定将这个「或」字去掉,让 SGR 代码 1 表示粗体,亮色使用另外的颜色代码来表示。这无疑导致了我看到的许多软件里出现粗体字。有时候看着还行(比如 systemd、htop 中的),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比如 zsh 里打着命令,字体一会儿变粗一会儿变普通粗细)。我就认真去查了一下相关信息,作出相应的配置更改,顺便做个总结笔记好了。

转义序列

「选择图形展现」(Select Graphic Rendition; SGR)序列用于设置字体的渲染方式。其格式为CSI (code ";")* code m。CSI 就是 ESC "["。一个序列里可以给出多个代码,使用分号分隔。如果一个都不给出,当作代码 0 解释。

八色

这是最基础的八种颜色,代码 30-37 设置前景色,40-47 设置背景色。

16色

这就是大多数终端设置里,那个14色的调色板所指定的色彩了。为什么只有14色呢?因为默认的前景色和背景色是单独的设置项。

如序言中所说,相当多的终端将代码 1 解释为亮色,也就是上述八色再加上对应的明亮版本。

自 GNOME 终端此次改革之后,代码 1 只管粗体。要亮色,使用代码 90-97 设置前景色,100-107 设置背景色。除了 GNOME 终端外,也有一些其它终端跟进,比如 alacritty。有些终端保留了将代码 1 解释为亮色的选项,而 GNOME 终端最近去掉了这个选项(但是还有一个将粗体字显示为亮色的选项)。

256色

16色怎么够?于是出现了256色。

ESC[38;5;<n>m用于设置前景色,ESC[48;5;<n>m用于设置背景色。其中,n 是一个数,0-7 同代码 30-37,是那最初八种颜色。8-15 是它们的亮色变种。16-231 是216种彩色,在RGB空间构成了一个6x6x6的立方体。232-255 是24个灰阶色彩。

一些标准中,这中间的分隔符使用冒号。

真彩色

现代显示器普遍使用8位值表示RGB中每一个通道、共计24位了,终端也不能落后呀。于是有些终端也支持了这个被称为「真彩色」的24位色彩了。

代码格式是256色的扩充。ESC[38;2;<r>;<g>;<b>m来设置前景色,ESC[48;2;<r>;<g>;<b>m设置背景色。这里的 r、g、b 当然就是RGB色彩空间的值了,每一项的取值范围是 0-255。

测试脚本

整合了我从各处收集到的展示方式,写了一个脚本,可以直观地感受终端对各种色彩的支持情况:

colors.py

参考资料

Category: Linux | Tags: linux 终端 色彩
5
19
2020
12

桥接无线网卡!

众所周知,大部分无线网卡是不支持桥接操作的。

但是 VirtualBox 就是能,因为它做了特殊处理:来回改 MAC。

那么,我的 LXCnetnsKVM 啥的也想这么玩,成不?

实际上不仅能成,而且 Debian Wiki 还给出了两个方案。方案一是用 ebtables 来回改 MAC。不过我失败了,可能是 ebtables 不支持改完 MAC 再把包发往另外的网络接口吧。

方案二是内核的一个叫 Proxy ARP 的功能。设置起来超级简单:往/proc/sys/net/ipv4/conf/all/proxy_arp里写1,然后给需要的 IP 地址加一条 /32 路由项就可以了。

这方案相比起 VirtualBox 来是非常手动了,也不支持 DHCP 自动配置的 IP 地址,但好歹能用。至少微信备份能用。(火狐的 Wi-Fi 远程调试已经坏掉了,倒是那个「USB 调试」其实只要 adb 连接上就能用,不一定要走 USB 线。)

Category: 网络 | Tags: linux 网络 虚拟机
5
11
2020
14

Linux 的进程优先级与 nice 值

2024年04月20日更新:autogroup 仅对位于根 cgroup 中的进程有效。而在现在使用 systemd 的系统中,默认会使用 cgroup v2,没有进程位于根 cgroup,autogroup 也就不起效了。如果没有开启 cgroup 的 cpu 控制器的话,进程的 nice 值将起效。


假设有一个程序叫 use-cpu,它运行的时候会一直消耗一个 CPU 核心。试问,如果我开两个终端窗口,分别执行以下两个进程,其 CPU 会如何分配?

$ taskset 2 ./use-cpu
$ taskset 2 nice -n 10 ./use-cpu

两个进程都在1号CPU上运行,意味着它们必定争抢时间片。第二个进程使用 nice 命令设置其 nice 为 10,那么,是不是第二个进程会占用比较少的 CPU 呢?

很合情合理的推理,然而答案是否定的。

呃,也不一定。cat /proc/sys/kernel/sched_autogroup_enabled 看一下,这个开了的话,CPU 调度会多一个层级。默认是开的,所以这两个进程会均分 CPU 时间。

首先说好了呀,这里只讨论普通进程(SCHED_OTHER)的调度。实时进程啥的不考虑。当然啦,CPU 分配只发生在 R(Runnable)状态的进程之间,暂时用不到 CPU 的进程不管。

最上面的层级是 cgroups 了。按照 cgroup 层级,每一层的子组或者进程间按权重分配。对于 cgroups v1,权重文件是 cpu.shares;cgroups v2 则是 cpu.weight。不管用哪个版本的 cgroups,systemd 默认都没有做特别的设置的。对于 v1,大家全在根组里;对于 v2,CPU 控制器都没有启用。如果你去设置 systemd 单元的 CPUWeight 属性(或者旧的 CPUShares 属性),那么 systemd 就会开始用 cgroups 来分配 CPU 了。一个意外的状况是,使用 cgroups v2 时,systemd-run 不会自动启用上层组的 CPU 控制器,以至于如果上层未手动启用的话,设置不起作用。在使用 cgroups v1 时,用 systemd 设置 CPUWeight 或者 CPUShares 也不太好用,因为它并不会自动把进程挪到相应的层级里去……

其次就是这个默认会开的 autogroup。这个特性是为了提升交互式的桌面系统的性能而引入的,会把同一 session 的进程放一个组里。每个 autogroup 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调度,每个 autogroup 也有个 nice 值,在 /proc/PID/autogroup 里可以看到,也可以 echo 一个想要的 nice 值进去。至于这个 session,不是 systemd 的那个 session,而是传统 UNIX 的那个 session,也是 setsid(2) 的那个 session。我一直以为它没多大作用,没想到在这里用上了。基本上,同一群进程会在同一个 session 里(比如一群火狐进程,或者一群 make 进程),同一个终端里跑的进程也都在一个 session 里(除非你 setsid 了)。

最后才是轮到进程。其实准确地讲是线程。同一个 autogroup 里的时间片如何分配,就看里边这些线程的 nice 值的大小了。所以其实,我系统里的那些高 nice 值的进程,由于 autogroup 的存在而它们又没有去设置 autogroup 的 nice 值,其实调度起来没什么差别的。

参考资料

  • man 7 sched
  • man 7 cgroups
Category: Linux | Tags: linux systemd cgroups

Mastodon | Theme: Aeros 2.0 by TheBuckmaker.com